Profinet总线协议转换网关案例

在锂电池极片轧制中的应用中西门子S7-1200通过Profinet转CCLK智能网关和伺服进行通讯解决案例
点击:150发布时间:2025-10-17

image1


一、 项目背景与行业痛点

行业选择:新能源锂电池制造
我们选择新能源锂电池制造行业作为应用场景。该行业是当前发展最迅速、自动化需求最迫切的领域之一。在锂电池生产的前道工序中,极片的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,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能量密度、一致性和安全性。该环节要求对多台伺服电机进行高精度的同步控制,以恒定的张力将极片(附着正负极材料的金属箔)压延至指定厚度。

image2 

项目痛点:

协议壁垒: 现代自动化生产线的大脑——西门子S7-1200/1500系列PLC,普遍采用标准的Profinet工业以太网协议进行通信。然而,产线上许多高性价比、性能稳定的伺服驱动器(尤其是一些日系或国产品牌)仍采用传统的脉冲方向(Pulse/Dir)或专用的CCLK(时钟与方向)协议。这两种协议无法直接对话,形成了信息孤岛。

系统复杂度高: 若强行集成,传统方案是使用PLC的高速脉冲输出模块,但这会大量占用PLC的CPU资源,编程复杂,且脉冲在长距离传输时易受干扰,导致控制精度下降。

数据采集困难: 传统的脉冲控制方式无法实时、双向地传输伺服驱动器的内部数据(如实际扭矩、转速、报警代码等),不利于进行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,更无法满足工业4.0背景下对边缘计算和数据可视化的需求。

二、 解决方案核心:远创智控YC-PN-CCLK协议网关

为解决上述痛点,我们引入远创智控的YC-PN-CCLK协议网关。这款工业网关/智能网关是整个系统的“协议翻译官”。

功能简介:

协议转换:作为核心功能,它完美地将PLC侧的Profinet IO设备协议,实时转换为伺服驱动器侧的CCLK脉冲序列输出。

即插即用:在PLC的TIA Portal硬件组态中,它被识别为一个标准的Profinet设备,支持GSDML文件导入,配置简单快捷。

高精度同步:网关内部集成了高性能的处理器,能确保脉冲输出的高频率和高稳定性,有效避免了传统脉冲方案的长距离干扰问题。

双向数据交互:它不仅向伺服发送脉冲指令,还能通过Profinet网络将伺服的状态信息(如使能状态、报警信号等)反馈给PLC,实现了初步的数据采集器功能。

边缘节点潜力:作为网络中的一个关键边缘计算网关节点,它为未来更高级的功能(如在网关内集成简单的运动曲线规划、数据缓存与预处理)预留了可能。

三、 系统拓扑结构与实施过程

系统结构拓扑图:

image3 

实施过程

硬件连接:

将西门子S7-1200 PLC的Profinet端口与YC-PN-CCLK网关的PN口通过网线连接。

使用屏蔽双绞线将网关的CCLK输出端口与各伺服驱动器的脉冲输入端口相连。

伺服驱动器按常规方式连接伺服电机和电源。

软件组态:

TIA Portal项目中,安装YC-PN-CCLK网关的GSDML文件。

将网关设备拖拽到Profinet网络中,并为其分配唯一的设备名称和IP地址。

网关在硬件组态中通常被映射为一个具有特定输入/输出地址的模块。例如,输出字节用于控制脉冲频率和方向,输入字节用于读取伺服的就绪和报警状态。

PLC编程:

编程变得异常简单。工程师无需处理复杂的脉冲发生器指令,只需像控制一个普通变频器一样,向网关映射的输出地址写入目标速度值(对应于脉冲频率),即可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。

通过读取网关映射的输入地址,实时获取伺服的运行状态,实现安全联锁和故障诊断。

伺服参数设置: 在伺服驱动器侧,设置其控制模式为“位置(脉冲)模式”,并确保电子齿轮比等参数与系统机械结构相匹配。

image4 

四、 应用效果与实施前后对比

image5 

应用效果:
在锂电池极片轧制产线上,该方案成功实现了多台伺服电机的高精度、同步速度控制。极片轧制的厚度一致性得到显著提升,产品优率提高了约3%。同时,由于能够实时获取伺服状态,当出现异常扭矩波动时,系统能提前预警,避免了数十万元级别的断带和辊轴损坏风险。这个智能网关方案,将原本封闭的控制回路打开,为构建数字化车间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
image6 

五、 总结与行业展望

远创智控YC-PN-CCLK这款边缘计算网关,以其精准的协议转换能力,成功地弥合了主流PLC网络与传统伺服驱动之间的技术鸿沟。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采集器,更是一个赋能传统设备升级、推动生产线数字化进程的工业网关

高端包装机械:要求多轴同步,快速换产。

半导体与电子制造:对定位精度和洁净环境下的可靠性要求极高。

智能物流分拣:高速、高并发的运动控制。

总结:
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,打通底层设备数据链是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通过采用类似YC-PN-CCLK这样的
物联网网关进行协议转换,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改造成本,快速将现有成熟设备融入先进的工业网络架构中。这不仅解决了眼前的控制难题,更重要的是,它为后续实施大数据分析、数字孪生、预测性维护等高级边缘计算网关应用铺平了道路,是传统制造业迈向“中国智造”进程中一项极具价值的高性价比投资。

《具体内容配置过程及其他相关咨询请与武工留言交流》

 

 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