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档
Profibus-DP主站转Modbus-RTU协议转换网关
Profibus-DP主站转Modbus-RTU网络协议的转换非常重要,而远创智控YC-DPM-RTU协议转换网关则是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所在。此网关品质可靠,在业内有知名度。其协议转换精准无误,数据处理高效快捷,传输链路稳定可靠,表现堪称优良。操作界面简洁直观,即便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,因此深受客户赞誉。该网关的设备参数细致全面,波特率、数据位长度、校验方式等均有精确设定,可在复杂工业场景中灵活适配。配置步骤条理清晰,新手能按部就班操作,技术达人更是能迅速完成。电器参数包含工作电压、功耗、电磁兼容性等核心指标,有力确保了网关供电的稳定性、能耗的合理性以及电气的可靠性。远创智控这款网关凭借众多优势,已然成为工业网络协议转换的核心支撑,为工业网络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一,设备主要功能
远创智控YC-DPM-RTU型网关可将Profibus DP协议的设备接入到Modbus RTU网络中;通过增加DP/PA耦合器,也可将Profibus PA从站接入Modbus RTU网络,在Modbus RTU串口侧提供RS485和RS232两种电平接口。
应用广泛:远创智控YC-DPM-RTU广泛应用于Profibus DP接口的变频器、电机、伺服、机械臂等等。部分网关配置方便,用户无需了解复杂的技术细节和编程,就能完成配置。而且,一些网关支持多种收发模式,能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。同时,部分网关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,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测、存储和处理,还支持远程控制功能,提高工作效率。
二,典型应用拓扑图

三,设备技术参数
远创智控YC-DPM-RTU在Profibus DP一侧为主站,在Modbus RTU一侧为从站。
波特率:1200、2400、4800、9600、14400、19200、38400、56000、57600、115200bps;
串口格式支持7、8个数据位, None/Odd/Even校验位,1、2 个停止位。
主站输入数据缓存:500字节;
主站输出数据缓存:500字节;
从站允许最大输入输出字节数:输入244字节,输出244字节;
从站允许最大用户参数长度:244字节;
波特率:9.6K、19.2K、45.45K、93.75K、187.5K、500K、1.5M、3Mbps。
四,配置方法
1、使用配件中的USB线连接YC-DPM-RTU网关和PC机,PC机中会生成网关的USB虚拟串口。如果是第一次使用需安装USB虚拟串口驱动程序,驱动程序在资料盘\Profibus DP主站网关系列产品\USB驱动文件夹里。USB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并确认正常后才能继续后续操作步骤。
2、双击资料盘:Profibus DP主站网关系列产品\配置软件\YC-DPM-RTU配置软件主站网关配置软件.exe配置软件。
3、选择网关的虚拟串口,然后点击“连接”按钮打开串口。
4、打开串口后,必须先点击“上传网关信息”按钮,测试配置软件是否可以和网关正常通信。如果通信正常,会显示网关信息;如果通信失败,则不会显示网关信息,并且不能进行下载配置、上传配置等网关操作。
5、在Profibus DP参数框单击“导入配置文件”按钮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Profibus DP主站组态工具生成的配置文件,配置文件的扩展名为.bss。选择配置文件后单击“打开”按钮,对话框关闭。
6、配置文件导入成功后界面如下。通过Profibus DP从站参数中的站地址下拉框可以查看当前组态的所有Profibus DP从站。
7、在Modbus RTU参数框中设置站地址网关作为Modbus RTU从站的站地址)、串口波特率、串口格式、Modbus RTU通信模式四个参数。当前网关作为Modbus RTU 从站的站地址设置为10,后面的章节中Modbus RTU站地址都按此设置。
8、确认上述参数设置无误后,点击“下载配置”按钮将组态参数下载到网关。
9、参数下载成功后网关的PB灯快闪1秒,之后网关自动复位。至此网关参数配置完成。
五,电器参数
供电:24VDC(±5%),最大功率3.5W
工作环境温度:-45~85℃,湿度≤95%
防护等级:IP20
安装方式: DIN-35mm导轨
六,导轨安装图

Profibus-DP主站转Modbus-RTU现场总线协议转换网关的介绍就先到这里。若您想要深入了解其可靠性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,我们定会全力为您答疑解惑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此网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它以可靠的性能,达成不同总线协议间的流畅转换。不管您是资深的行业专家,还是刚踏入此行业的新人,我们都诚挚地盼望能与您深入交流。让我们共同遨游于先进技术的浩瀚海洋,齐心协力为工业自动化的兴盛而奋进。期待与您并肩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技术探寻征程,全力发掘其中潜藏的巨大能量,大胆直面机遇与挑战。愿彼此的交流能为整个行业增添不息的活力与澎湃的动力,助力工业自动化坚定地迈向新台阶。期望在思维的碰撞中,能点燃创新的火焰,突破核心技术瓶颈,一同勾勒工业自动化的宏伟画卷,铸就明日的璀璨光辉。